中国,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中唯一没有断绝传承的国度,在绝大多数的情况下,中国的各种政治军事经济实力都远超世界上的其他国家。
直到十七十八世纪,欧洲开始进行工业革命,逐步追赶,清朝末年,中国国力积弱,政治衰败,西方各国都对我们虎视眈眈。
在中国近代百年的屈辱当中,我们献出了太多只属于我们的东西,割地、赔款、开立通商口岸,他们从军事侵略到政治侵略再到最后的经济侵略,一点点的瓜分蚕食我们的国家,让我国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。
但是中国也是一个伟大的国家,我们绝对不允许有人在我们的国土上侵犯我们的国民,损害我们的国家利益,无数的志士仁人抛头颅,洒热血,只为了我们的国家。
在那一百年中,我们签订了无数割地赔款的不平等条约,但是一点一点我们全部都渐渐拿回来了。
早年间,香港被清政府割让给了英国,新中国成立以后,经历数十年间的发展,中国逐渐强盛,我们有了实力和底气,把属于我们的香港重新迎接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。
1982年,中英会谈上,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提出以主权换治权的建议,咄咄逼人的态度并没有让邓小平同志感到害怕,他只是平静的说到“中国人打仗不怕死”。
香港沦为英国殖民地十九世纪上半叶,英国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,西欧各国资本主义迅猛发展,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。
蒸汽机发明了,并运用于交通运输中,汽车、火车纷纷出现了,这个时候的中国还是骑马走路,哪里有一些当时先进的技术和能力。
但是,这个时候的清朝政府,依然秉持着天朝上国的心态,他们仍然觉得中国是世界的中心,却不知道中国早就远远被甩在了其他国家的后面,才会闹出马拉火车头的笑话。
但是作为一个历史悠久又幅员辽阔,物产丰富的东方古国,中国早就已经被西方给盯上了。
清朝末年早期,中国的国民GDP其实还远在西方国家之上,应为中国出口的茶叶、香料、瓷器等等都占据了西方的市场,为了逆转这一局面,英国首先对中国出手了,他们开始在中国的口岸走私鸦片。
鸦片对于人的精神有极严重的成瘾性,所以就有了当年林则徐的虎门销烟。
可是这一件事,也成了英国人发动战争的借口,他们趁机发动第一次鸦片战争,逼迫清政府签订了《南京条约》,一步步加剧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程度。
英国人花了五十六年的时间,将整个香港收入囊中:1842年《南京条约》割让香港岛,1860年《北京条约》割让九龙,1898年《展拓香港界址专条》割让新界。
除了割地以外,赔款、设厂、开辟通商口岸,让中国人过得民不聊生,我们一次次地忍让,只会换来敌人的得寸进尺。
所以中国人不断地反抗反抗再反抗,终于将侵略者赶出了中国。
1982中英会谈完成祖国的统一,是我们心头的大事,但是香港、澳门这些成为英国、葡萄牙殖民地的地方,并没有那么容易能够让对方还回来。
在新中国成立以后,我们并没有那么着急地收回香港的主权,当时的香港,在英国人的统治之下,资本主义比较发达,党中央领导人考虑到,新中国刚刚成立,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都在看着这个新生的中国,所以为了打破帝国主义对中国的经济封锁,保留香港作为中国大陆的国际通道,中国没有立即收回香港的主权。
但是,我们必须清楚地知道,我们从来都不承认当初清政府与英国签订的那三个不平等的条约,随着国家的发展,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,实施改革开放,中国的国际地位和综合国力不断上升,收复香港的时机也越来越成熟。
1982年9月,邓小平会晤英国“铁娘子”首相撒切尔夫人,就香港问题双方进行洽谈。
撒切尔夫人之所以能坐上英国首相的位置,和她铁娘子的作风也离不了关系。
她在会谈前期,态度强硬,根本不想把英国还给我们,但是邓小平风度翩翩,以四两拨千斤的方式让撒切尔夫人哑口无言,他说“中国人打仗不怕死”,主权问题是绝对不可以被讨论的,香港,永远都是中国的香港!邓小平提出可以用“一个国家、两种制度”的方案来解决香港长期实行资本主义制度的局面,否决了撒切尔夫人以主权换治权的提议。
双方最后同意以外交途径开始进行香港问题的磋商,也就是说,如果英国不愿意归还香港,想用武力解决问题,中国也会随时奉陪。
香港回归,明珠再现经过二十多次艰难激烈的谈判,1984年12月,双方终于达成共识,并在北京签署了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,宣布将在1997年7月1日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。
这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时刻,不知道我们等了有多久,近年来有不少的影视作品中都再现了那些片段,当时《东方之珠》的歌声响彻天地。
1997年6月30日午夜至7月1日凌晨,英国国旗缓缓下落,中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冉冉升起,每一个中国都会对着一个时刻感到无比的激情澎湃,无比的热爱欣喜。
香港回归的这一成功经验,同样也被运用于澳门,1999年12月20日,中华人民共和国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。
小结:在1982年的中英会晤,其实双方都没有就香港问题达成共识,但是我们应该让英国看到我们恢复行使香港主权的决心,邓小平同志创造性地运用一国两制的方针政策,为解决国际争端和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,也为台湾问题的解决提供了范式。
虽然,在香港回归的前夕,邓小平同志永远闭上了眼睛,但是我们永远无法忘记,如果没有他的创造性运用,香港和澳门两个游子不知何时才能重归祖国母亲的怀抱。
版权所有。? Since 2023 .4518游戏网 All rights reserved.